海子经典诗歌11首赏析

海子经典诗歌11首赏析1.女孩子 2.远方 3.村庄 4.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5.麦地与诗人之答复6.九月 7.重建家园 8.日记 9.日落时分的部落 10.眺望北方11.海上婚礼 12.活在珍贵的人间 13.我请求:雨 14.历史 15.祖国或以梦为马16. 房屋 17.在昌平的孤独 18.亚洲铜 19.四姐妹 20.夜色

海子经典诗歌11首赏析

一、女孩子

她走来

断断续续地走来

洁净的脚

沾满清凉的露水

她有些忧郁

望望泥草筑成的房屋

望望父亲

她用双手分开黑发

一枝野桃花斜插着默默无语

另一枝送给了谁

却从没人问起

春天是风

秋天是月亮

当我意识到时

她已去了另一个地方

那里雨后的篱笆像一条蓝色的

小溪

这首诗我极为喜欢。海子的初恋情人,喜欢海子的都知道,是北京政法大学八三级的学生,在海子的诗里被称作B。但是从情感上而言,海子的初恋情人,不是B,而是这首诗中的“女孩子”。

这首诗的写作年代,在《海子诗全编》里没有注明,前一首诗写于1984,虽然该书并不全按创作年代编排,但也相去不远,这首诗应该写于84-85年间。

这首诗的写作起因,应该是海子想起了某个女孩子,某个曾经对海子单恋的女孩子,海子想起她来,极有可能是这个女孩子的出嫁事件,或者说,因为要出嫁,女孩子在最后见到海子时,流露出了伤感,让海子感觉到了女孩子对他的情愫。以上虽然仅仅是揣测,可我相信,假如有人细加考察,应该可以从海子的同村人中,找到这样一个女孩子,她应该是海子较近的邻居,她或许比海子大上一两岁。

当然,这揣测无论真假,其实并不影响这首诗歌的动人美丽。

“她走来/断断续续的走来”,在海子的心中,女孩子的形象已经无法消除,她经常来到海子心中,引起海子内心情感的涟漪。“洁净的脚/沾满清凉的露水”。乡村女孩,经常赤脚行走,那赤脚上本来应该沾满泥土,但在诗人的想象中,沾满的却不是泥土,而是“清凉的露水”,一个乡村清纯美丽女孩的形象,就这样跃然纸上。

海子最欣赏的女人是嘉宝,嘉宝的孤僻和忧郁是出了名的。忧郁使女人更美,当然这种忧郁必须发自内心,否则就成了别样的搔首弄姿。而因爱而忧郁的少女,必然是世上最为美丽的形象。“她有些忧郁”,为什么而忧郁呢?“望望泥草筑成的房屋”,穷乡僻壤中的美丽而穷困的少女,是海子经常歌唱的少女,“贫穷孤独的少女像女王一样住在一把伞中/阳光和雨水只能给你尘土和泥泞/你在伞中躲开一切/拒绝泪水和回忆”(选自《雨》)。躲开一切的少女却无法躲开自己的爱情,亲手采来的野桃花,装扮着少女的黑发,希望能够引来爱慕之人的目光。而那另一枝桃花,也必然是送给了心仪的海子。可是谁理解了这位美丽忧郁的乡村少女的情愫呢?少女的父亲自然不会理解,连海子当时也没能理解。可理解了又怎样呢?海子尽管说“我本应该成为/迷雾退去的河岸上/年轻的乡村教师/从都会师院毕业后/在一个黎明/和一位纯朴的农家少女(写到这里,孩子会不会又想起了这首诗里的女孩子?)/一起陷入情网”(选自《浪子旅程》),但海子再也无法回到单调的乡村,无法回到没有诗的乡村(可悲的中国乡村,这个曾经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因为红色风暴的冲击,因为城乡隔离政策的不公正,已经成为真正的精神与文化的沙漠)。对海子单相思的乡村少女,注定只能成为伤感的往事。

尽管伤感,尽管忧郁,却总是无比美丽。“春天是风/秋天是月亮”,因为有了少女的爱恋,那过去的岁月,也是无比的美丽。美丽的日子过去,那美丽的少女,就要远嫁,“当我意识到时”,海子如何意识到少女对他的爱恋的?是临别时忧伤的眼神?还是如清凉的露水一般的泪珠?诗人本是世上最敏感的人,怎么会久久没有意识到少女的情谊?或许是过于年轻的海子,离开了乡村,来到大城市,有了展翅高飞的豪气,那乡村女孩的爱慕的眼光,已经不能引起海子的注意了?但海子毕竟是诗人,在诗人的心中,世上没有比少女的爱,更为美丽的东西。于是诗人意识到了,也有了些许的惋惜,“当我意识到时/她已去了另一个地方”。这已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诗人想象着,那少女所去的地方,应该是“雨后的篱笆像一条蓝色的/小溪”,这或许也是诗人的祝福,希望那美丽的少女,生活在被蓝色小溪般围绕的花朵丛中。

那不知名的女孩子,你可读到过海子写给你的美丽诗句?你那曾经痛苦的爱恋,因为这首诗,而获得了回报,因为海子的不朽,你也将不朽,美丽的乡村《女孩子》!

二、远方

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

遥远的青稞地

除了遥远 一无所有

更远的地方 更加孤独

远方啊 除了遥远 一无所有

这时 石头

飞到我身边

石头 长出血

石头 长出七姐妹

那时我站在荒芜的草原上

那时我在远方

那时我贫穷而自由

这些不能触摸的 姐妹

这些不能触摸的 血

这些不能触摸的 远方的幸福

远方的幸福 是多少痛苦

诗人海子痴迷于西藏文化,短暂的一生去过两次西藏,留下了不少优美的诗歌,这是其中一首。

理解海子的诗歌,必须先理解海子精神上的痛苦。诗歌,就其本质而言,不是技巧,而是一种精神。可惜,在中国,几千年的诗歌传统,讲究的就是技巧,因为诗歌对文人而言,就是一件衣服,不得不穿。于是诗歌技巧发展到极致,而诗歌精神却日渐衰微。而海子是不多的几个真正拥有诗歌精神的人,是传承屈原李白诗歌之火的传人。

《远方》写于88年8月的西藏之行,表达了诗人精神上的矛盾痛苦。诗人一生向往远方,远方是诗人反复吟唱的主题之一。最有名的就是“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祖国》),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句,可这句子里包含了作者多少痛苦,坚毅,无奈,决心,却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很难想象的。

《祖国》写于87年,88年的《远方》,很像是一种幻灭,对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的悔恨,其实不是这样,早在84年的诗作《龙》里,诗人就写道,“远方就是你一无所有的地方”,可见诗人从走上诗歌这条荆棘之路的起始,就清醒的知道,诗歌之路,是一条通往一无所有的艰难之路,可尽管这样,诗人义无反顾的勇往直前,在吟唱远方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孤独,终于无法自抑的走上了不归之路。

中国诗歌,追求“言近意远”的意境,无论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直白,或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然,都因其言近意远而流芳百世。海子的诗句“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 遥远的青稞地/ 除了遥远 一无所有/ 更远的地方 更加孤独/ 远方啊 除了遥远 一无所有”,同样言近意远,不同之处在于,古人的诗歌情感含蓄,而海子情感强烈。从诗歌艺术而言,含蓄胜过直露,但含蓄并不胜过强烈。

海子在《诗学·一份提纲》中说道,“我恨东方诗人的文人气质。他们苍白孱弱,自以为是。他们隐藏和陶醉于自己的趣味之中。他们把一切都变成趣味,这是最令我难以忍受的。比如说,陶渊明和梭罗同时归隐山水,但陶重趣味,梭罗却要对自己的生命和存在本身表示极大的珍惜和关注。这就是我的诗歌的理想,应抛弃文人趣味,直接关注生命存在本身。”(选自《诗学·一份提纲》)尽管出于民族情感,读到这样的文字我们会不舒服,但我们应该承认,海子的认识有极其正确的一面,正因为中国古人,用生活的趣味来冲淡生活的痛苦,表现在诗歌里,就是情感含蓄的特点。而海子直面人生的痛苦,表现在诗歌里,就体现出强烈的情感色彩。从艺术上说,两者孰优孰劣,可以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但我们不能否认,海子言近的诗句里,包含了诗人对生命深刻而痛苦的体验,这种体验,不亚于任何一个伟大诗人,无论古今中外。而诗歌,缺少这种体验,真有存在的必要吗?

海子认为,“诗,说到底,就是寻找对实体的接触。”(选自《寻找对实体的接触》(《河流》原序)),而实体,海子也称为“元素”,这些基本的元素或实体中,主要有“太阳”、“土地”和“水”,而石头则是土地中最重要的成分,在和《远方》同时创作的《西藏》一诗中,三节诗首句都是“一块孤独的石头坐满整个天空”,可见,海子对石头有许多独特的想法。“这时 石头/飞到我身边/ 石头 长出血/石头 长出七姐妹”,我们不妨理解为,海子在这遥远的地方,尽管孤独,尽管痛苦,但依然思索着宇宙的实体,从这实体中,产生生命(血),产生美好的事物(姐妹)。而这些美好的事物和生命,却依然是不可触摸的,尽管诗人已经来到了向往的“远方”,来到了以为可以触摸实体和美好生命的远方,可是,最后的感受,却依然是不可触摸。“远方的幸福 是多少痛苦”,我想,任何一个在精神上上下求索的人,都会有相同的体会,真正的美好永远只存在于心灵之中,好比完全的圆只存在于概念之中一样。但尽管如此,这种求索的勇气和过程,却依然是充满美感,有无尽的感染力。

促使诗人执著于探索向往“远方”的,无疑就是诗人所追求的心灵自由。“那时我在远方/那时我贫穷而自由”,心灵的自由,是任何伟大艺术家所必备的先决条件,可是环顾中国的现状,你能找到拥有自由心灵的艺术家吗?尤其是用文字表达的文学家,他们早已习惯于在屋檐下思索,就算写的完全是古人的故事,也已经无法摆脱屋檐下思索所养成的矮子习惯。只要看看中国有这么多文人,在津津乐道专制皇帝的丰功伟绩,就知道他们的思想有多么鄙怜。

而海子则不同,海子生长在偏远的农村,充斥城市的那种浸透骨髓的向上爬的愿望,还没有伤害农村的纯朴,而海子很年轻的时候,就沉浸在学问之中,使海子得以保持赤子之心,思想也就更为自由。当然,作为一种比较抽象的文学形式——诗歌,也比较容易逃脱专制的粗暴蹂躏,这使海子在写作上,体现出自由而流畅的气势,尽管不是那么好理解。

阅读海子的诗歌,令人痛苦。但是这种痛苦其实并不来自于海子的诗歌,而是来自于我们的内心。只是凡俗的生活使我们的痛苦变得麻木,而海子的诗歌又使它锐利而持久,假如你还在思考生命或生活的意义,这种痛苦难以避免。而海子的诗歌正具有深深切入人心的力量。

但是这种痛苦本身,也多少包含着些许幸福,也就是海子向往的“远方的幸福”,尽管这种幸福,“不可触摸”,又“是多少痛苦”,但海子不会放弃,喜欢海子的我们也不会轻易放弃。我相信,海子用生命“传递的火”,不会“又是在白白地燃烧”(选自《献诗》1989)。

三、 村庄

村庄 在五谷丰盛的村庄 我安顿下来

我顺手摸到的东西越少越好

珍惜黄昏的村庄 珍惜雨水的村庄

万里无云如同我永恒的悲伤

海子写过不少以村庄命名或以村庄为主要意象的诗歌,我最喜欢这首,它简短而寓意丰富。

海子生长在农村,对村庄有着与生俱来难以割舍的情怀。作为一个文人,不可能不受中国传统的影响,尽管海子对古代文人用趣味来消解痛苦的做法不满,但他骨子里还是一个中国文人。而作为诗人,作为以语言创作为第一特征的诗人,他的优美语言和中国的优秀诗歌一脉相承。

中国古代诗人,或多或少都有田园情节,假如以内容来划分,田园诗派一定是中国古代历时最长久、卷轶最浩繁的诗派。中国农村曾经是一块充满诗情画意的土地,令人无限遐想和向往的土地。可是,经过红色革命风暴和现在的城乡隔离政策,农村成了真正的文化和精神的沙漠。我的一位同事很确切而幽默地说,“现在农村,只有土豪,没有乡绅。”

绝大多数出身于农村,并经过自身奋斗脱离贫穷的人,选择忘记或无视农村的痛苦。82年毕业与北大法律系的海子,本来可以成为最先富起来的人。然后,与生俱来的超乎常人的良知和责任感,使生长在农村并且经常回到农村的海子,特别痛苦地感受到这种变化,于是村庄在海子的笔下,就成了割舍不下而又无法回归的悲伤意象。

“村庄 在五谷丰盛的村庄 我安顿下来”,回到“五谷丰盛的村庄”,是海子的梦想,在《北斗七星 七座村庄》一诗中,海子表达过相同的意思,“还有十天 我就要结束漂泊的生涯/回到五谷丰盛的村庄 废弃果园的村庄”,在这里,“五谷丰盛”和“废弃果园”并列,或许反映的就是海子对理想和现实中的村庄的痛苦感受与反思。

“我顺手摸到的东西越少越好”,是有点费解的诗句,但我们结合海子的性格和生活,也可以作出接近作者原意的揣测。

海子品质极为单纯,物质欲望极为简单,他的好朋友西川曾经形容他的生活,“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可以说,海子为了他心爱的诗歌,放弃了世俗的享乐。海子在诗歌中这样形容自己,“我/踩在青草上/感到自己是彻底干净的黑土块”(选自《活在珍贵的人间》)。“彻底干净的黑土块”,是对来自农村底层,始终保持着纯朴本性的海子的最好形容。因此,对醉心于诗歌的海子而言,生活在纯朴的乡村,生活“在五谷丰盛的村庄”,那么,围绕在身边的物质,是越简单越好,“越少越好”。

“黄昏”笼罩的“村庄”,“雨水”朦胧的“村庄”,多么令人向往的村庄!从中可以读出多少中国文化的诗情画意!可惜,有谁还在珍惜这样的村庄呢?就算有这样一些希望回归自然的艺术家们,也不得不群聚在一起,以“抱团取暖”的方式,为自己营造出一片小小的文化艺术的氛围,可那原汁原味的纯朴乡村的诗情画意,那在中国文人笔下优美了数千年的诗情画意,在中国还有吗?在“珍惜”之名下,有多少遗憾和痛苦!

四、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创作背景

这首被热爱海子的人们格外喜爱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于1989年1月13日。两个月后,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河北省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这一事件,使得这首诗表面的轻松欢快与实际内涵之间产生了某种分离。也许,正是从这首诗中,我们得以窥见诗人最后的生存思考。这个用心灵歌唱着的诗人,一直都在渴望倾听远离尘嚣的美丽回音,他与世俗的生活相隔遥远,甚而一生都在企图摆脱尘世的羁绊与牵累。20世纪80年代特殊的精神氛围,海子是一个与之密切相关的文化象征,代表了某种价值理念和精神原型:以超越现实的冲动和努力,审视个体生命的终极价值,质疑生存的本质和存在的理由为核心的激进的文化姿态和先锋意识。

内容简介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似乎表明诗人要在尘世营造幸福的生活,但诗人又用实际行动拒斥了对生活的介入——这首诗,如果和诗人的具有诗歌史文本意义(或是作为诗歌文本的一种完成)的行为相比较,两个文本之间构成反讽式的分裂。在这首诗里,纯朴直白的诗句、清新明快的意象未能遮蔽诗人对于 “幸福”的抒写中的内在分离和矛盾,对“幸福”的表述在诗歌情绪的延伸中产生了歧变。而诗中的自我申诉也构成反讽式的消解,呈现出诗人的生存及思考中无法逾越的困惑。

“从明天起”表示时间上的断裂,和过去、现在形成间隔,似乎意味着姿态和目光的转移;“从明天起”,语气的断然,像一个单纯的少年在下决心:“从明天起,我要如何如何……”然而诗人已选择了的理性*自觉的心灵探索无法轻松地中断。

“做一个幸福的人”,作为一个具有自主自为能力的人,诗人自然有选择生活的自由,他可以选择去感受“幸福”。这里的“幸福”被限定在日常生活的意义范围内,主要指向满足日常欲|望(物质的以及情感的)、享受世俗快乐,例如“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与亲人通信,等等。可以在“关心粮食和蔬菜”的过程中,感受日常生活本身包含的享受物质快乐、使人休闲放松的内容,欲|望的满足具有接近幸福感的可能。从诗句表层含义看,似乎诗人正走出自我的心灵重轭,试图理解、接受、融入“每一个人”所能理解的“幸福”之中;但同时又矛盾重重。在诗人心目中,这种 “幸福”更多是一种被体验的过程,它距离诗人苦苦追寻的理想境界仍很遥远——“幸福”在这里仍然是一个等同于世俗快乐的、在“尘世”中被追寻的东西(过程)。“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祖国,或以梦为马》)的诗人不会停留、满足于此。这一点在第三章中得到明示。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告诉”意味着沟通,和人们交流、讨论关于幸福的感受和体验,没有了“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舒婷《致橡树》)的清高和孤傲;“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精炼地表述了一种体验:我们所能感受到的“幸福”,往往是在一瞬间,如同闪电一般的短暂;而就在“幸福”的那个瞬间,那种感受是如同闪电般的直击心灵,带来巨大的冲击。

这样的激*情甚至引发了诗人要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个“温暖的名字”的浪漫想象与冲动,显示了一种“走近”、“亲近”的姿态。“在海子看来,由于现代文明的畸形,人们无论是在他们所处的时代还是在他们关乎历史的记忆的情境中,都日益丧失了对生命作为一种奇迹的感受能力。所以,他认为自己有责任通过诗歌来帮助我们恢复对生命的感受力。洋溢在海子的抒情诗中的种种奇妙而热烈的情感,都与这种审美判断有关。”(臧棣《向神话致意》)。因而,这种亲近,更多是在与自我生命的内在意识对话,通过这种方式,诗人关心的仍是抽象的命题(这些抽象的命题和思考同样普遍存在于他的诗歌创作和诗歌观念的表述中),具有形而上的指向和自赋的使命感和神圣感,在表面的亲近中透着本真的孤绝。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人想象自己有这样一个既可以喂马劈柴关心粮食蔬菜的房子(在现实生活——尘世中的位置),又有一个超离生活之外,眺望大海(超越尘世的理想彼岸)的姿态和空间。也许,就像他喜爱的梭罗,在瓦尔登湖畔拥有的那座木屋。这句话在诗的首章末尾出现,表达了既能融入尘世的日常幸福,又保持作形而上之观照和思考的愿望;但在第三章末尾,同样的句子,加了“我只愿”这一表示祈使的词语,却表达了另外一种选择,面朝大海,同时就是背对尘世,他将“在尘世获得幸福”的祝福赠予“陌生人”(或者说是“每一个人”),自己还是坚守自我的空间和姿态。

“春天”,“春暖花开”都是诗人对“幸福”生活的想象之境;“春天”带来“光明的景色*”,这是渴望“复活”的诗人(《春天,十个海子》)想走进的。

在关于“幸福”的感受和想象里,“马”同样是不可或缺的:“我无限的热爱着新的一日/今天的太阳 今天的马 今天的花楸树/使我健康 富足 拥有一生/从黎明到黄昏/阳光充足/胜过一切过去的诗”(《幸福的一日——致秋天的花楸树》)。

但是,“马”在海子诗中又有特别的象征意义,他喜爱以“马”作为自己到达理想之境的载体,如 “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万人都要将火熄灭我一人独将此火高高举起 /此火为大开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国/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借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祖国,或以梦为马》);“青海湖上/我的孤独如天堂的马匹 /(因此, 天堂的马匹不远)”(《七月不远》)等等,“马”有时成为诗人高蹈理想的人格映证:“在长长的,孤独的光线中/只有主要的在前进/只有主要的仍然在前进/ 没有伙伴/没有他自己的伙伴/也没有受到天地的关怀”(诗剧《太阳》)。因此,“马”在诗中出现,暗示着对尘世幸福留有怀疑,即刻准备出走的“先行者”姿态。

综观全诗,诗人对“幸福”的抒写有一个潜在的转移过程:在第一节,抒情主人公的简洁明快的表白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似乎宣告了他面向尘世,开始了一系列的体验式的行动: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蔬菜等等;第二节诗人表述了“幸福”往往是一种瞬间的强烈体验,“幸福的闪电”,类似于本雅明描述的那种引起“震惊”感的“体验”(《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骑马周游世界(或这样的想念),甚或仅仅是关心粮食蔬菜,都会对尚未真正完全投入现世生活的诗人带来种种新奇的、触动平常心的体验。此在的“幸福”可以言说,是共同的经验,可以与他人交流、共享。而幸福的闪电所能告诉诗人的,诗人将乐于和别人分享的,本身不具备建立在个体独立而艰辛的探索基础上的独特意义,也无法从中实现主体意识。到了第三节,诗人最终从对幸福的渴望中间离出来,将自我和幸福的追求者区分开:“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给”、“为”、“愿”都是表达祈愿、施与的动词,表明了诗人真诚祝福他人,但自己选择了离开、不介入、拒绝被尘世渗透的姿态和生存方式。诗中的“你们”最终变成了“他们”,成为对 “他者”的观照。

在诗的起首的那种对“幸福”的渴望,以及“幸福”的所指,在诗中被不断地延宕和消解。生存和经验的封闭、局限状态,会助长现实虚空感;或者诗人只能将自己的存在悬系于形而上的层面上,和对于“幸福”的想象感受比较起来,诗人更多地感到来自内心追问和内心矛盾困惑的痛苦:“麦地/别人看见你/觉得你温暖 美丽/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被你灼伤/我站在太阳痛苦的芒上/麦地/神秘的质问者啊/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答复》);“在火光中 我跟不上那孤独的/独自前进的、主要的思想”(诗剧《太阳》)的痛苦——思考的孤独感和焦虑感更为沉重实在,构成了海子诗歌的精神核心。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难得流露的纯真明快,并不能表明诗人已走出困惑,对生存意义和终极价值的追寻以及随后堕入的怀疑已成为诗人无法摆脱的困境。经过了痛苦、漫长的探索,到1989年诗人感到了疲惫,在最后的创作中写了不少抒情诗,最后一首诗作《春天,十个海子》即表达了在春天从“沉睡”中复活的渴望,但是同时又意识到自身的分裂:“十个海子”和“最后一个海子”如此的不同,几乎没有可能在一个人身上体现出来。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中同意能够读到这种自我分裂——在情绪的延展中分离出差异化了的诗人内心声音。而诗人认可的最终还是退回到自我世界和主观情境中的那一个:“这是一个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写于 1989年3月14日诗人去世前不久的诗句似乎是一个预言。

川端康成《临终的眼》里引用芥川龙之介《给一个旧友的手记》的话:“也许你会笑我,既然热爱自然的美而又想要自杀,这样自相矛盾。然而,所谓自然的美,是在我‘临终的眼’里映现出来的。”可否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是长久以来感觉到“黑暗从内部升起”(《黑夜的献诗——献给黑夜的女儿》)的海子的一线游离的思绪。

无法复活的海子,随着20世纪80年代理想主义、精英意识的逝去而成为神话(诗人西川称他为 “中国7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在《怀念》的开头说“诗人海子的死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神话之一”)。从90年代初起,他的诗歌被批评家广泛关注,甚至一度引发了全国范围的“海子热”。

赏析

海子的抒情短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语言质朴,意象本色*,思路飘逸,形式工整,读后令人感到意犹未尽。撇开海子的身世,以及令人触目惊心的写作时间,将欣赏的着眼点主要放在这首诗的语言及意蕴揭示上。

一、题目

这首诗最令人难忘的就是题目,以及它所包含的意蕴张力。就其语言表层分析,一望便知,一看就懂,然而,我们心底总涌动着两种思维的焦虑:

(1)为什么一定要“面朝大海”?

(2)“面朝大海”如何看得见“春暖花开”?

大海是海子诗中的核心意象,广阔浩荡,心旷神怡,生机勃勃,是安魂之乡,是搏斗之乡,是理想之乡,是海子作为“海之子”的精神归宿,是他可以找到真正的幸福感的地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当然是一种海市蜃楼,然而这是海子所能感受到的一种明丽的幸福感受。

当然,花应该开在炎热的土地上,海子却让他固执地(“我只愿”)开在自己的幸福之海上,开在自己的理想的追求中,现实中的一切(“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只为了养活自己的躯体,以使自己的心能够跳动,使自己的想象能够飞扬。

这个题目的意蕴张力在于,它将我们现实中的思维定势扯得七零八落,然后万花筒式地重组,用自己强烈的主导意念使它明丽起来。如“春暖花开”至少有(1)房子的布置(2)周围的景色*(3)诗人的心情等日常意蕴,然而在这里被海子泛化为一种幸福感了,从而让我们处于一种扭曲的快乐中。

二、结构

第一章:最核心的语言是两个“从明天起”,并点出“幸福”这个中心意念。很显然,今天的海子是没有幸福感的。海子通过自己的描述,将明天的幸福生活降低到俗世生活的最低限,点明了今天的生活太为世俗繁琐所羁绊了。

第一章主要讲营造幸福生活所做的物质层面的事,二三两章主要讲精神层面的事:通信,祝福。需要指出的是,他给熟悉者通信,给陌生者祝福,目的都是希望他们幸福,和自己一样的幸福,如果幸福的形式不同,但幸福的体验应该是一样的,所以最后一句,海子表达对自己所感受到的幸福的绝对自信。

三、语言

1、个别:质朴而富有意蕴

(1)“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喂马,劈柴,如何能周游世界?海子是喜欢周游世界的,每每把身上的钱花得精光,因此他的周游,不是基于物质的,主要是精神的流浪。

(2)“幸福的闪电”。闪电必须要有撞击——由面朝大海和春暖花开撞击,由明天和今天撞击,由亲人和陌生人撞击……

(3)“给每一条海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新生才取名,取名就是祝福新生,新生的祝福必须赋予新的名字。

(4)“我只愿”。这是诗人的固执,是对理想的献身,是对美的崇拜。

2、整体:工整而富于变化

第一章:以两个“从明天起”对称引出幸福,明确点题。

第二章:以一个“从明天起”暗合第一章的幸福体验,以写信来阐释幸福,句法不是对称,而是以“幸福——幸福的闪电”进行内在的勾连。

第三章:未以“从明天起”引文,但以“取名”暗合新生,表示从明天起的新生式幸福和理想,且以陌生人与熟悉人对举,最后以我只愿落脚,一个傲岸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显得无比高大。句法采用的是外在的排比(亲人,陌生人,我)和内在的排比(三个愿你)布篇,非常富有气势。

另一赏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海子最享盛名的一首诗,她肯定是海子作品中,知名度最高、流传最广的一首诗,但她其实不是海子的代表作,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写作风格,都不是。

曾经有网友说,他想不通为什么写出这么温暖诗歌的海子会自杀,这恰好说明,这首诗并不体现海子内心的主要情感。也有网友说道,好像这首诗,并不想表面看起来那么温暖开朗。

是的,这首诗并不想表面看起来那么开朗,她其实是海子期望摆脱内心痛苦的一次挣扎,最后一次挣扎。

如果我们能够通读海子的全集,我们就会发现,海子始终处在痛苦和摆脱痛苦的挣扎之间。只是这首诗,看起来兴高采烈,洋溢着快乐幸福,掩盖了背后隐藏着的痛苦挣扎。

这首诗写于89年1月13,离诗人的死亡,只有短短的两个半月,从这首诗后,海子的诗篇中,就充满了独孤绝望和鲜血的意象,再也没有少许带点明亮色彩的诗歌了。

诗人说“从明天起”,而不说“从今天起”。对诗人而言,“明天”其实是个遥远的概念,是希望,是未来,作者写于1986的《失恋之夜》中曾写道,“我从没有像今夜这样珍惜自己”,结合海子的日记(1986.11.18),“我差一点自杀了……但我活下来了,我——一个更坚强的他活下来了,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强者的尊严、幸福和神圣。我又生活在圣洁之中。”我们可以推想,当诗人感觉到自己战胜了痛苦,诗人就会用“今夜”;而这首诗中,却满篇都是“明天”。

海子是个远离尘世的人,这里的“蔬菜、粮食、马、柴”是现实生活的代名词,诗人想关注这些,意味着希望回到正常生活中来。据《海子传》记载,海子在大学里从来不参加会议,除了上课就是写诗。只要在中国生活过的中国人,或者说,在所谓的国有体制下生活过的中国人,都明白,拒绝任何会议,意味着怎样的勇气?也可以说,这是怎样一个不现实的人啊!现在,海子却表达了希望回归现实的愿望。

可是这样的愿望,连诗人自己都不相信,“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刚刚表达了回归现实的愿望,立刻又“痴人说梦”起来。我们知道,海子没有一所这样的房子,海子生活在昌平的学校宿舍里,像一只野兽一般在深更半夜独自徘徊在狭小的空间,曾经把楼下的师傅气得发疯,半夜冲上来要和海子打架。

海子很重亲情,尤其是母亲,海子在诗歌中提到母亲,总充满了动人的忧伤和美。但是,海子自然早就意识到,从精神层面而言,海子在家里是一个完全的陌生人,海子一定感受过,处于亲人之中,却如处于沙漠一般的孤独,世上还有什么孤独比这种孤独更令人痛苦?海子渴望和“每一个亲人通信”,或许隐隐约约就表达了这样的痛苦,假如海子能够回到现实中来,海子就能够给父母带来莫大的幸福,就如他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就给父母寄去60元(83年,多数人挣不到60元)那样,给父母以极大的惊喜。但海子已经走上一条不归之路,他已经不可能回到现实中的亲人身边,他只能在诗歌中,表达出这种愿望,这种让无数人感到温暖,却让海子感到痛苦孤独的愿望。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多么美好多么温暖的愿望和祝福!可为什么紧接着海子会来一个转折,“我只愿——”这里的转折意味非常明显,所以下文所说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恐怕不能理解为我们大多数人所渴望的那样,在美丽的海边拥有一所别墅,周围鲜花开放,过着即入世又出世的幸福快乐生活。在这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恐怕已经是一种象征,一种摒弃现实的象征,追求精神生活的象征,也是痛苦生活的象征。

我相信,大多数喜欢这首诗的人,都或多或少误解了海子,当然人们的理解是为了自己内心感觉到的温馨,并不真正在乎诗的原意,会觉得笔者也是臆测。可是我们还可以参照海子的其他诗歌。在海子的诗集中,表面充溢着快乐幸福的诗歌,共有两首,另一首是《幸福一日——致秋天的花楸树》我无限的热爱着新的一日今天的太阳今天的马今天的花楸树使我健康富足拥有一生从黎明到黄昏阳光充足胜过一切过去的诗幸福找到我幸福说:“瞧这个诗人他比我本人还要幸福”

在劈开了我的秋天在劈开了我的骨头的秋天我爱你,花楸树从这首诗中,我们读到了和《面朝大海》一诗同样的表面上的幸福,但也同样流露出隐含的悲痛。“在劈开了我的秋天/在劈开了我的骨头的秋天”,海子形容自己精神上的痛苦,常以自己身体被劈开作比,“……是我重又劈开的肢体/流着雨雪、泪水在二月”《黎明之二》。“你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春天,十个海子》。

因此,结合海子诗歌的总体来看,我认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确实是海子一次渴望摆脱痛苦的挣扎,而不仅是,或者说主要不是表达美好的祝福。如果我们看不到这一点,我们其实就并不了解海子。当然,不少网友喜欢这首诗的目的,也许并不是为了喜欢海子,只是为了给自己精神上带来些许温暖和安慰。那么,在这里说一声,对不起,也许打破了你们的梦幻。但是,我觉得,不能从海子诗歌中读出痛苦的人,还是不要读海子了吧。

五、《麦地与诗人》之《答复》

麦地

别人看见你

觉得你温暖美丽

我则站在你痛苦责问的中心

被你灼伤

我站在太阳痛苦的芒上

麦地神秘的质问者啊

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

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

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

这是九一年南京出版社出版的《海子骆一禾作品集》中的版本,西川编辑的诗全集中的版本,还有最后两句:

麦地啊,人类的痛苦

是他放射的诗歌和光芒

西川先生虽然依据海子手稿编辑,但我可以断言,这不是海子的定稿。其实有过写作经验的人都知道,当我们把作品寄出以前,一般都会做一下最后的修改,所以,留存的手稿只是原始面貌,却不是定稿。另外,从诗歌内容的震撼力和意象的完整性来说,最后两句就是画蛇添足,严重伤害了这首诗的完美。感谢西川先生为海子诗歌的出版所作出的贡献,也希望西川先生能不拘泥手稿,对海子的作品做一番甄别工作,我相信,研究海子,是一个诗人值得去做的工作。

上海的朱大可曾经说过,海子的后期诗歌获得了某种神性,他说的很对,海子诗歌前后期的标志性作品,我认为就是这一组《麦地与诗人》,尽管只有短短两首。

海子诗歌前后期的主要特征,我们大致可以这样说,是从月亮到太阳,是从水到火,从母性到父性。这首诗就是这样一个标志性的作品,从这以后的作品,在内容和艺术手法上,海子真正成熟,创作出大量可以流芳百世,可以媲美李白杜甫的作品。

理解海子的这首诗,要和海子的出身和经历紧密结合。海子出生于农村,生长于农村,尽管来到城市,成为城市的一份子,但他不能像许多考入城市,并在城市中获得一席之地的人那样,把自己看作是城里人。海子对农村及农民怀有深厚情感,对土地和自然怀有深切的情感,或许这就是诗人的特质。这使海子更能切身体会到城乡之间的不公正,体会到农村和农民特有的如土地一般沉重的痛苦,这种痛苦贯穿海子的一生。

是的,麦地可以看做温暖的象征物。无论从它作为粮食的内在特性,还是它外在的形态,那种金黄的色泽,带有太阳光芒般的麦芒,都能使人联想到光明和温暖。可是,你只要站在“痛苦质问”的立场,内心就无可挽回地被灼伤。

为什么养我性命的农民生活如此悲惨?

为什么他们被剥夺了平等公民的地位?

为什么他们不能在城中获得一席之地?

为什么他们连搭一个窝棚以躲避风雨的权利也没有?

为什么……

如果你有足够的勇气和良知,你可以不停问下去,而随着问题,你必能感受到海子般的痛苦;如果你过着城里人的舒适生活,而真诚发出如此质问,你必然会被灼伤。这种灼伤,来自于你对光明的追求和渴望,来自于你对社会公正的追求和渴望,那犹如太阳光芒一般的麦芒,必然刺痛你的心。

尽管我们可能无所作为,尽管我们无力改变农民的不幸遭际,但是,你一旦发出这样的责问,你就不再“两手空空”,你就不再“一无所有”,因为你已经拥有我们这个时代最缺乏的可贵品质:不以个人得失来评判社会制度及由此而生发的种种价值!

王蒙先生,曾经感叹,将来谈到文学成就,我们这六十年有什么呢?

我们有海子。

王蒙先生看不到海子的珍贵,既因为眼光,或许更因为心胸,当王蒙先生大红大紫之时,海子还只是个学生,要让王蒙先生这样的大作家,俯下身子仰视海子,他们做不到。但时,历史是无情的,大量曾经红过的作家,都会在历史长河中沉没不见;而海子,却是“狂沙吹尽始见金”的作家,西川说对了,海子是个真正的天才。

六、《九月》欣赏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一个叫马头一个叫马尾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远方只能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镜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只身打马过草原

海子不少诗歌,含义隐晦,这首诗的隐晦度算中等偏上吧。

对这首诗的理解,重点在其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理解了它们的象征意义,也就基本理解了这首诗。

诗中提到“众神”“远方”的死亡,词虽不同,含义基本相同,海子是在为诗歌精神死亡而痛惜。

“众神”的存在,无论东西方,都是人类初期的特征。到了后期,则进入到“一神”,中国由于深受“不语乱力鬼神”的儒家影响,未像其他主要文化那样,创造出一神的基督、佛、真主。从众神到一神,可以看做人类从感性到理性的旅程。感性和理性都有双面性,感性好的一面是诗意,坏的一面是愚昧;理性好的一面是思想,坏的一面是精明中的庸俗。中国现阶段,把理性发展到坏的极致——没有思想,只有庸俗,也是众神死亡后出现的最坏结果。

·“远方”是海子一生吟唱的对象,在早期的作品《龙》(1984)中,就吟唱道,“远方就是你一无所有的地方”;到了88年,又吟唱道,“远方就是你一无所有的地方/——更远的地方更加孤独/远方啊除了遥远一无所有”(《远方》),但尽管这样,作者在《祖国》一诗中,开头就坚决吟唱出,“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追寻梦想中的远方是诗人的本质特征,抛弃远方就是抛弃诗歌,远方死亡就是诗歌死亡。

野花是海子最喜欢吟唱的对象之一。海子几乎不吟唱有名有姓的花,往往只是一笔带过,只有在人生尽头,海子曾经吟唱过梅花和桃花,但那是作为鲜血的意象来写,也可以看作,是作为死亡的意象来写。但对野花的吟唱,则贯穿了一生的所有作品,从《诗全集》中的第一首《亚洲铜》——“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到最后的作品《最后一夜和第一日的献诗》——“羊群和花朵也是岩石的伤口”(这儿的花朵必然理解为野花的花朵),中间还有过许多吟唱野花的诗作,单单以野花作为诗题的就有三首,《野花》、《太阳和野花》、《无名的野花》。野花是和大地最亲近最密切的花,也就是和诗最亲近最密切的花。诗歌精神虽死,但伟大的作品犹在,犹如野花一般开满草原。这是诗人依然留恋草原,留恋人生的主要理由!

风的意象最为飘渺,诗人说,“诗,说到底,就是寻找对实体的接触。”(《寻找对实体的接触(《河流》原序)》)土地,水,空气都是实体,风不是实体,却是我们感受空气最直观最飘渺的对象,或者说,最富有诗意的对象,所以才会“比远方更远”。

当然,“一个叫马头,一个叫马尾”,确实难以理解,但我喜欢西川说的,“海子一定看到和听到了许多我不曾看到和听到的东西”,因为海子是个天才。套用一句西川的话(你可以嘲笑一个皇帝的富有,你不能嘲笑一个诗人的贫穷),你可以嘲笑一个天才的浅白,你不能嘲笑一个天才的隐晦。因为天才的隐晦,往往是天才天马行空的表现,而他的浅白则是想融入世俗的努力。有人会批评,笔者过于崇拜诗人,近于盲目。记住,盲目地崇拜天才,犹如盲目地崇拜上帝,情有可原,至少比盲目地崇拜金钱好一万倍。

理解了上文,也就理解了作者为何“琴声呜咽,泪水全无”,理解了作者诗中深入骨髓的孤独感。但诗人并没有放弃,“只身打马过草原”,寻求诗的美丽和真实,是天才诗人的宿命,只有死亡,才能结束。

另一赏析

《九月》一诗写于一九八六年,写作这首诗的时候,海子已经从北京大学毕业到中国政法大学任教近三个年头。应该说,此时的海子思想上是相对较成熟的,对于世界、生存、死亡、时间与空间等已经建立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认识框架。这首诗就是诗人思考的结果,认识的反映,它以充满神秘色彩、闪烁神性光芒的意象和独具特色的语言构造,对上述事物进行了诗性的言说与烛照。海子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是很深刻的,从存在主义哲学出发自然就可以解开海子诗歌中的重要思想环节。本文将在存在主义哲学层面上对海子的《九月》一诗作出读解,希望给读者准确和深入地理解这首诗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诗歌一开头就将读者牵引到一个充满神秘氛围的情景之中,在这里,渺远的时间与旷阔的空间扭结纠缠在一起,生命与死亡在互相诠释。“目击”一词别有意味,它表示了诗人入思的起点,“目击”的不是“众神死亡”,而是“野花一片”,是草原上的一派生机,“野花”是草原的此在,作为草原此在之在的“野花”倚靠在“众神死亡”之上,因此,“野花”的存在是向死之存在,抵达着存在的本质。“众神死亡”尽管不是诗人“目击”所见,但它是诗人“以神遇”而不是“以目视”获得的。从现实的层面上来说,众神“死亡”是一个并不通顺的逻辑搭配,死亡总是与生存相连在一起的,因为众神从来没有生存过,所以无从谈其死亡。不过,从另外的思路来看,众神的生存确实发生过,众神与人类的照面意味着人类已经懂得从现实中超逸出来,思向永远和终极。这样,“众神死亡”在此表明人类历史之久长,人类与神灵的会晤开始出现中断。众神在草原上的“死亡”将草原的远古与神秘蓦然藏匿,草原的深邃历史遁入无形,草原因此就让人顿生遥远之感。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风”是海子喜欢歌咏的事物,在海子眼里,“风”总是亲切而贴近的。在组诗《母亲》中,诗人说“风很美”、“风 吹遍草原”;在《黄金草原》中,诗人说“风吹来风吹去”的当儿,女人“如星的名字”或者羊肉的腥香令人沉醉。可是“风”远在远方时,为什么会比远方更远呢?很显然,“远在远方”中的“远方”并不是一个纯实在的概念,而是虚实相间,是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也不是一个纯空间的指向,而是时空并指。时间和空间都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时空的无边无际无始无终常常令现实生存中的人们感到怅然。作为远方之处隐隐约约似有似无的事物,“风”的存在更令人难以捉摸。风的漂浮不定,风的来去无踪,都增加了远在远方的空间之空洞感和时间之虚无感。远方的风因此存在于我们的视线之外,感觉之外,所以显得比远方更远。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一个叫木头一个叫马尾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我”的出现再次标明了诗人的在场,直接启用“我”来现身,较之开头的“目击”而言,更强调了诗人的主体介入,主体进入事物内部,开始领会和解释。“作为领会的此在向着可能性筹划它的存在。”“领会的筹划活动本身具有使自己成形的可能性。我们把领会使自己成形的活动称为解释。”①诗人领会到什么?他又如何在解释?诗人的领会其实是一开始就发生了的,当他“目击”到诸般物象时,他就开始思入世界,开始领悟其间的真髓,开始追寻自我在此间的可能性存在。“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这是对领会的传达,是对自我心灵律动的解释。且不说“琴”与“情”相谐双关的惯常表达策略,单这琴声的“呜咽”就足以让人心动不已。“琴声呜咽”,将琴声人格化,人格化了的“琴声”倾诉着人的情感与情绪,从词义上分析,“呜咽”是低低的哭泣,较之“放声号啕”,它更言说着内心的痛楚以及对这种痛楚的隐忍。“呜咽”的琴声已经将诗人的诸般情感一应牵带而出,诗人情感表达的方式从而变得更含蓄和隐晦,不再有任何表面的身体语言,所以诗人说“泪水全无”。

“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重新述说了诗人与草原之间的空间关系。在人类生存境域中,时间与空间的经纬交织成人的此在,卡西尔曾经说过:“空间和时间是一切实在与之相关联的构架。我们只有在空间和时间的条件下才能设想任何真实的事物。”②诗人之所以要将远方之远“归还草原”,意在表明自己从草原这个神秘空间的退场,不入住和占有此间,不与草原发生内在的空间关系,神圣草原因为没有“我”的侵占而相对于“我”来说得以完整,“我”因为没有入住草原并沉迷于神秘之间而将草原的神秘性永远存放到想象之中。

因为草原的神秘幽远被保持到想象之中,草原在“我”的视野上从此“缺席”,草原的空阔退隐之后,手中的事物开始鲜明呈现。这鲜明呈现出来的事物是什么?是“木头”,是“马尾”。木头和马尾的出场,将草原的历史带走又将草原人的历史带来,“木头”和“马尾”组合成的马尾琴,是一个民族情感的凝聚、智慧的结晶与生命的象征。在马尾琴上的木头和马尾不再是原初形态的木头和马尾,已经同人类的历史、人类精神生活联系在一起,它们有点像海德格尔描述的那双破损的鞋具,开始去却其作为器具的有用性,直接敞现存在本身。看看海德格尔对这个破损鞋具的描述吧:“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的艰辛。这硬邦邦、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聚积着那寒风陡峭中迈进在一望无际的永远单调的田垄上的步履的坚韧和滞缓。皮制农鞋上粘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暮色降临,这双鞋在田野小径上踽踽而行。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谷物的宁静的馈赠,表征着大地在冬闲的荒芜田野里朦胧的冬眠。这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靠性的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的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死亡逼近时的战栗。这器具属于大地,它在农妇的世界里得到保存。”③在海德格尔这段富有诗意的描述里,我们看到了鞋具与农人生命的粘连。海子笔下的“木头”“马尾”也与那鞋具一样,同草原人的生活与生命密切粘连在一切,不可分离。在木头和马尾交合而成的马尾琴不断的倾诉中,草原人的历史得以留存。

第二节诗人再次凝视远方,对它作出寻思,“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这里涉及到死亡与生存的关系问题。海德格尔指出:“死作为此在的终结乃是此在最本己的、无所关联的、确知的、而作为其本身则不确定的、不可逾越的可能性。死,作为此在的终结存在,存在在这一存在者向其终结的存在之中。”④海德格尔言说死亡其实就是在言说生存,他强调生存是向死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说,远方的存在也是面向死亡的存在,而作为远方在死亡中凝聚的生命形态,这里的“野花”携带的意蕴是丰厚的,它不再只是第一节中那个存在于现实中的具体实在的物象,而是更多的呈现着象征意味。野花的馥郁馨香与勃勃生机是由死亡赋予的,由远方广漠的死亡所凝聚而成的野花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它是不死的。所谓不死的事物是抽空了时间与空间的事物,或者说是时间与空间永远凝固着的事物。时间与空间在什么情形下会被抽空呢?或者时间与空间什么状态下会永远凝固呢?只有当一种物质积聚为一种精神,或者沉淀为一种文化时才有可能。因此,这不死的野花就是草原文化的隐喻,或者说就是草原精神的象征。

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镜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只身打马过草原

在诗人对明明如镜的皓月映照草原和千年岁月的描述中,我们再次被带入到阔大的空间和悠长的时间之中,而阔大空间与悠长时间的写照,再度引发诗人无端的愁绪与感叹,诗人不禁又一次重复地表白了“琴声呜咽,泪水全无”的情感态度。诗歌的最后一句实属神来之笔,“只身打马过草原”,看似轻轻的一笔带过,却是语重千钧,蕴意丰富,作为草原上的一个匆匆过客,诗人在这里领悟到时空的无垠和人生的渺然,感觉到世间蕴藏的宗教意味的高远和哲理玄思的深邃,面对这一切,他想说什么呢?他又能说什么呢?也许一个存在主义者面对世界的最基本态度就是聆听,因为“本真的言说首先是聆听”⑤,而且“唯有所领会者能聆听”⑥,在聆听和领会之后,诗人才发出了“琴声呜咽泪水全无”的深切喟叹。

在前述中,我们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视角出发,对海子《九月》一诗作了详细的读解。不过,海子在草原之上寄寓的沉思并非纯然是存在主义的,从他对邈远时间与旷阔空间的无限感慨中,我们似乎读到了陈子昂似的感时伤逝的古典情怀。当海子“只身打马过草原”,发出“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明月如镜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的歌吟时,我们依稀读到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叹惋;而面对“琴声呜咽泪水全无”的诗句,我们又怎能不联想到“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伤感呢?事实上,感时伤逝是中国古代文人骚客的一致之思,从孔夫子的“逝者如斯夫”(《论语·子罕》),到曹子建的“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赠白马王彪》),到李太白的“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拟古十二首》之九),再到苏东坡的“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沁园春》),多少诗人用他们手中的笔撰写出了关于时光易逝、人生短促的感叹。海子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之中,只不过他在传统诗思中添设了存在主义的哲学意味,他又在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中掺杂了中国传统的诗思,他的诗歌体现出存在主义与传统诗思的融通。

七、重建家园

在水上

停止仰望长空

为了生存你要流下屈辱的泪水

来浇灌家乡平静的果园

生存无须洞察

大地自己呈现

用幸福也用痛苦

来重建家乡的屋顶

放弃沉思和智慧

如果不能带来麦粒

则对诚实的大地

保持缄默和你那幽暗的本性

风吹炊烟

果园就在身旁静静叫喊

“双手劳动

慰藉心灵”

在我们这个时代,这个因专制腐败而心灵扭曲堕落的时代,任何有良知有思想的人,都不可能不感到“生存的屈辱”。拿袁腾飞做个例子,不知道他的事件最后如何了结,他做没做检查?如果他做了,必然已经感到了“生存的屈辱”;如果他没做,可能会丢失工作,被逐出官方保障的利益系统,从此变得颠沛流离,会感受到另外一种“生存的屈辱”。

在我们这个时代,不仅感受不到“生存的屈辱”,相反,觉得我们这个时代,“创造了有史以来最好的社会模式”(张五常最无耻之语),并在这个模式中,左右逢源,悠然自得,高高在上,蔑视屁民,这样的人,必然是造成大多数人感觉到“生存屈辱”的罪魁祸首。

当普通人都感觉到了“生存的屈辱”,真正的诗人,伟大的诗人,就走投无路,唯有一死。

但是,这种死亡,犹如因“生存的屈辱”而流下的泪水,都有其真正的内在价值,都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养料,可以传承民族精神之火,可以“浇灌家乡平静的果园”。

智慧是人类的特征,但是我们这个时代,智慧更多的用于蝇营狗苟,谋取一己私利。这种智慧,在我们中国源远流长,比如“识时务者为俊杰”、“大丈夫能屈能伸”之类,在现实中也屡有创新,比如“躲猫猫”、“欺实码”之类,确实都是了不起的智慧啊。可是,对诗人而言,这样的智慧不如放弃吧。不如让我们的心灵直接触摸大地,触摸这一最本质的生命元素。

在人类创造的财富中,最可贵的并不是黄金,不是现在人们追逐不休的房子,车子,对诗人而言,那些都是过眼烟云,而真正对人类有本质意义的物质财富,就是粮食,这一来自于大地本身的馈赠,是几近于精神的宝贵财富,尽管在世人眼中,它身价极贱,和创造他的农民相似。可在诗人眼力,“只有粮食是我珍爱”(《祖国》)。

在我们这个时代,有太多的人,所有的智慧,只用来追名逐利,背弃了我们人类最伟大的品质,不同于兽类的品质——追求心灵的高尚。一个真正热爱文化的人,一个追求精神世界的人,应该有勇气用自己的行为去告诉别人,金钱的多寡绝不是衡量人的重要标准,劳动的价值也不是用报酬来衡量,不管这个世界有多么污浊,我们都要保持自己的心灵高洁,不必在意别人不理解的目光,我们至少有海子,有他,我们心灵就有了慰藉。在慰藉我们自己心灵的同时,也就是在重建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

另一鉴赏

海子自己也清楚,使他痛苦的根源究竟在哪里。海子追求成为诗歌之王,而要成为诗歌之王,在他看来,就是要“直接关注生命存在本身”,整体性地体现“人类精神”。海子试图用诗歌营造一个具有超越性、整体性的精神家园,这一精神家园既是海子自己的,也是属于人类的。这样一种高远的诗学追求,是海子区别于许多现代诗人的地方。海子所追求的精神家园如此高远,在使得海子痛苦的同时也使得海子失望,因而海子涌起了“放弃”的念头。  前面说过,海子诗篇中的“水”意象,常常有“时光”和“欲望”的寓意。海子所追求的精神家园具有形而上的性质,智慧和沉思,是通向这一精神家园的途径。海子表示要在“时光”或“欲望”中“放弃智慧/停止仰望长空”,显现了对自己既往追求的一种反思和否定。

海子知道,他的形而上的高远追求,是为着摆脱“受难”的现实。因而在否定了形而上的精神家园追求后,就应当直面现实的困境和苦难:“为了生存你要流下屈辱的泪水/来浇灌家园”。如果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的“关心粮食和蔬菜”,显现了要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并享受幸福的意思,那么,海子也看到了,“流下屈辱的泪水来浇灌家园”,直面甚至屈从现实的困境和苦难,也是在现实中发现并获得“幸福”所必需的。

八、《日记〉

姐姐 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

姐姐 我今夜只有戈壁

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

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

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

德令哈……今夜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

我把石头还给石头

让胜利的胜利

今夜青稞只属于他自己

一切都在生长

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空空

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 我只想你

这是海子后期的爱情诗歌,弥漫着孤独压抑。

按现在的标准,海子算是宅男,他不喜欢出门,但他不喜欢的是城市的喧嚣,海子热爱草原,热爱雪山,他去过的地方不多,西藏青海是他热爱之地。

海子强调诗歌要接触元素,对诗人而言,城市中只有喧嚣人群制造的伪饰,没有直指核心的元素。然后现代人,尤其中国现代人的生存,包括诗人自己,离不开城市,这令诗人痛苦而矛盾。“我本应该成为/迷雾退去的河岸上/年轻的乡村教师/……但为什么/我来到了酒馆/和城市”。“为了生存,你要流下屈辱的泪水。”只有当作者置身于西藏或青海这样的环境下,才感觉到和谐,灵与自然合而为一,巨大的孤独寂寞的合而为一。

海子的内心寂寞而痛苦,他几乎是直觉地天才地承载了当代文学没落的巨大痛苦,同时作为农民的后代,一个赤子,大地之子,农民如大地般的痛苦也积压在海子心头。由此而来的泪滴,那是如太阳之血般的泪滴,我们凡体肉胎的双手无法承接如此的沉重。

雨水笼罩的城市,细雨朦胧的城市,那是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象,怎么会荒凉?除非是民生艰难,民生凋敝,才会荒凉。其实,中国的城市,就算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表面豪华富丽的大城市,又何尝不荒凉?你去看看那些被赶来赶去的小贩,看看那些挤在工棚中的民工,怎么会不荒凉?今天的中国,权力以外,一片荒凉。敏锐的诗人总能早早触及真相。

更可怕的不是城市的荒凉,而是人心的荒凉。法国有位作家说,“生活就是从天而降的臭大粪,而艺术是唯一可以遮挡的伞。”中国现在还有谁使用艺术这把伞呢?人心的丑陋和荒凉史无前例。就算如海子般伟大的诗人,也难免有不耐荒凉之感。只有身在青海草原,才重新感受到抒情之美,可同时又沉痛感觉到,那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之美。

可是,自以为强大的丑陋的人类,也决无可能战胜自然的美丽。自然以其强大的力量,总是在生长,总能获得最后的胜利。我们自以为是的战胜,只是自我毁灭罢了。不过,我们又何须担心愚蠢的人类?何不想想远在他乡的爱人?

“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在巨大的寂寞痛苦之后,笔锋一转,温馨的情意汩汩流淌,绵绵不绝。这位“姐姐”现在读这首诗,还会不会感动到流泪?我读海子的诗,经常热泪盈眶。

海子是个奇特的天才,我猜想,十五岁以前,他可能就没有接触过文学,考入大学,学的还是法律,文学只是业余爱好,可是,他二十岁的作品,已经拥有不可思议的魔力,比如《传说》,只有真正的天才才能如此。可惜中国没有真正的奇女子来欣赏他,为他作出牺牲,当然,这种说法可能对女性不公正,但是,一个民族上千年才出一个文学天才啊,有人为这样的天才而牺牲,不是很伟大?甚至很必须?甚至很幸福?

九、日落时分的部落

日落时分的部落

晚霞映着血红的皇后

夜晚的血,梦中的火

照亮了破碎的城市

北京啊,你城门四面打开,内部空空

在太平洋的中央你眼看就要海水灭顶

海水照亮这破碎的城,北京

你这日落时分的部落凄凉而尖锐

皇后带走了所有的蜜蜂(或许是蜂蜜的笔误?)

这样的日子谁能忍受

日落时分的部落,血污涂遍全身

在草原尽头,染红了遥远的秋天

她传下这些灾难,传下这些子孙

躲避灾难,或迎着灾难走去

这首诗写于诗人自杀前八个月,从这首诗的内容来看,诗人的自杀,不仅因为对诗歌事业,对爱情感到绝望,对我们这个社会同样感到绝望。这种绝望之中,诗人所表现出的对社会本质的认识,那种洞若观火的透彻,令人吃惊。你不妨把这首诗挪后几个月,挪到六四以后去,那是何等深刻而准确的概括!一个似乎游离于人世社会的诗人,一个从来不参加学校会议的“书呆子”,竟然能够如此直觉地抓住社会本质,除了天才,别无他解。

用“日落时分的部落”来概括我们的社会,形象深刻!

我们进行了几十年的改革,好像取得了天大的成就。但是这种纯经济改革,不触及体制的改革,归根到底是没有出路的,越辉煌,越意味着结束,恰如日落,尽管辉煌美丽,却已近黄昏,坠落就在眼前了。

我们自诩三十年来创造了经济奇迹,但人民的生活呢,福利呢?别说相对,不少人,绝对的角度,都在下降,这就是“皇后带走了所有的蜜蜂(或许是蜂蜜的笔误?)/这样的日子谁能忍受”。高度精炼地概括了既得利益集团攫取社会财富的可悲可恨现状。

但是,他们越是疯狂攫取社会财富,离自己的灭亡越近。表面看起来强大,实际已经“内部空空”,“眼看就要海水灭顶”,可怕的危机就在眼前。从本质上来说,它们已经很虚弱的,失去民心必然导致虚弱,这注定了他们的“凄凉”下场。但同时他们又是强大的,他们拥有世上最强大的军队,尽管不敢去收复钓鱼岛,但针对平民却绰绰有余,所以他们又是极为“尖锐”。

他们“血污涂遍全身”——伟大的诗人难道预见将要来临的血光之灾?这种血光永远也不会消除,“染红了遥远的秋天”。最可笑的是杀人的人,他们才真正胆怯,胆怯到不敢看见年份,有的网站,比如新浪,连八九年都屏蔽掉。多么虚弱!日落时分的部落啊。

“她传下这些灾难,传下这些子孙”——我们中华民族的子民几千年受尽磨难,不仅是战争的磨难,甚至是和平时代的磨难。张养浩曾经高度概括这种磨难——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顺便提一句,这首了不起的作品已经从中学教材中删除,换了张养浩一首风花雪月之作。

我们怎么办?我们可以躲避?我们无处躲避。他们倒可以躲避,他们也不是不知道他们正处于“日落时分”,只是他们不怕,他们知道,他们随时可以跑到加拿大之类的地方去躲避,他们的家人也许已经去了那里,但是,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却无处躲避,我们没有诗人的这种决绝,这种对肮脏人世弃如敝履的决绝和勇气。那么,我们就应该“迎着灾难走去”。

拿出我们的勇气来,如果我们希望自己活的有尊严,希望自己不是奴隶——人类已经走到二十一世纪,我们怎么还能忍受奴律般的身份?让我们缅怀海子,“迎着灾难走去”!

十、眺望北方

我在海边为什么却想到了你

不幸而美丽的人 我的命运

想起你 我在岩石上凿出窗户

眺望光明的七星

眺望北方和北方的七位女儿

在七月的大海上闪烁流火

为什么我用斧头饮水 饮血如水

却用火热的嘴唇来眺望

用头颅上鲜红的嘴唇来眺望

也许是因为双目失明

那么我就是一个盲目的诗人

在七月的最早几天

想起你 我今夜跑尽这空无一人的街道

明天,明天起来后我要重新做人

我要成为宇宙的孩子 世纪的孩子

挥霍我自己的青春

然后放弃爱情的王位

去做铁石心肠的船长

走遍一座座喧闹的都市

我很难梦见什么

除了那第一个七月,永远的七月

七月是黄金的季节啊

当穷困的人在渔港领取工资

我的七月萦绕着我,像那条爱我的孤单的蛇

——她将在痛楚苦涩的海水里度过一生

这首诗写于一九八七年,可能是海子初恋失败周年祭之作。海子在仅有的几篇日记里(86年11月18日),说“两年来的情感和烦闷的枷锁,在这两个星期(尤其是前一个星期)以充分显露的死神的面貌出现”。海子有过四次恋爱经历,但是导致海子想自杀的恋爱,应该只有初恋,大概只有初恋能够给人如此沉痛的打击。最后的自杀,海子的初恋,还是或多或少成了导火索(见西川《死亡后记》一文)。

海子初恋女友是内蒙人,这里的“眺望北方”,就是眺望北方的恋人,思念北方的恋人。这位恋人,在海子心目中,就是“我的命运”,“我”命中注定的恋人,尽管阻隔重重,也难以阻挡我的思念,哪怕要在“岩石上凿出窗户”。

“斧头饮水”的说法,在海子其他长诗中也曾出现,只觉含义奇特却不明具体所指。“用火热的嘴唇来眺望”,应该就是指用我的诗歌来吟唱,来思念我的恋人。

这次失恋对海子打击沉重,想起来,就无法入眠,于是在夜晚,“跑尽空无一人的街道”。想象一个失恋的诗人,像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失魂落魄地独自徘徊在深夜的街头。这个痛苦的形象,可以和高尔斯华绥《福尔赛世家》中,那个失意的在雾海中被撞死的菲利普对照着看。

海子一生都在痛苦中挣扎,为村庄,为麦地的不幸(其实就是为农村农民的不幸)而痛苦;为诗歌而痛苦,坚信诗歌的伟大,又感觉到中国已经失去了诗歌的灵魂,“我必将失败/但诗歌本身以太阳必将胜利”(《祖国,或以梦为马》);为爱情而痛苦,“我有三次受难,流浪、爱情、生存”。(《夜色》)

同时,海子也时时挣扎着想摆脱这种痛苦,大家最熟悉的诗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是典型的挣扎。这首诗作中,同样表现了这种渴望,这种挣扎,“要成为宇宙的海子,世纪的孩子”,要从个人的失恋痛苦中摆脱出来。然而,和《春暖花开》一样,却依然是“从明天起”,流露出海子内心,从来没能真正摆脱这种痛苦。于是,“走遍一座座喧闹的都市”,诗人依然什么也得不到,什么也忘不掉,只有那个痛苦的七月,“永远的七月……萦绕着我”!

初恋失败,其实几乎是每个人必经之路,多数人,挥挥手就过去了。只有极少数人,会陷在初恋里出不来,成为一生的阴影,成为一种伤害,一种自我伤害,一种没有意义的自我伤害,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愚昧的自我伤害。因为在这种伤害里,潜藏着这样一种意识,我越痛苦,那个伤害我的人,罪过越大。这种企图以放大自己的痛苦来惩罚对方的心理,只有在真正相爱的人之间,才有意义,如《呼啸山庄》中的描写。可是,多数沉浸在初恋痛苦中的人,忘记了一个真相:你的初恋对象,根本不在乎你痛苦不痛苦!她根本已经忘记了你,你对她而言,已经只是个陌生人,你的痛苦和她完全无关,如果你承认这点,想通这点,你就应该从失恋中清醒过来,去迎接新的生活。

海子也未能从虚妄的想象中摆脱出来,他总觉得,初恋的情人抛弃他,是被家庭所*迫——最初是有这个因素,内心还是爱着他的,是一条“爱我的孤单的蛇”,她离开我,就会“在痛楚苦涩的海水里度过一生”——失恋者的虚妄都是如此!一旦当他明白,对方几乎已经忘记他,在自己的生活中快乐逍遥,诗人就受到沉重打击!痛不欲生!(见西川《死亡后记》)

沉浸在失恋之中,只对一种人有意义,就是对艺术家,对诗人。这种痛苦,可以让艺术家爆发出灵感,创作出真正伟大的作品。感谢海子,感谢海子的痛苦,在文学天空暗淡无光的今天,海子成为一颗耀眼的恒星,“在你头顶寂寞燃烧”(《麦地与诗人》),给依然活在世上的痛苦的人们,带来精神上,灵魂上的莫大慰藉!

十一、海上婚礼

海湾蓝色的手掌睡满了沉船和岛屿一对对桅杆在风上相爱或者分开

风吹起你的头发一张褐色的小网撒满了我的面颊我一生也不想挣脱

或者如传说那样我们就是最早的两个人住在遥远的阿拉伯山崖后面苹果园里蛇和阳光同时落入美丽的小河你来了一只绿色的月亮掉进我年轻的船舱

这首诗歌,在《诗全编》中没有注明时间,从位置来看,西川判定它为84-85年的作品,从内容来看,应该不错。

诗歌很有可能描写海子初恋的甜蜜。

第一节从远到近写景。在海边的山上俯视,海湾就像蓝色的手掌吧。而船桅随风摇摆,彼此相接相离,在情人眼里看起来,也像是恋爱啊。

第二节极细致,极深切。恋人的长发像一张网,被风吹起,贴近我的脸颊,那一丝丝细柔,都如闪电一般令人心底发颤,哪怕我是网里的鱼儿,我也幸福地不愿离开。想象一下一对恋人,在海湾边相依相偎地静坐,内心溢满爱的甜和蜜,何等美丽的景象!

第三节前一半叙述诗人的感觉和遐想,沉浸于爱情中的诗人,觉得除了自己和恋人,一切都不存在,仿佛世界原初状态那般纯净。“蛇和阳光同时落入美丽的小河”不太好理解,主要蛇的形象,在这里比较复杂,在伊甸园里,蛇是邪恶的象征,但也有把蛇作为智慧启迪的象征物,可放在这里,会不会和阳光一起,象征着智慧和光明?整个句子,意味着环境美丽也不乏智慧和光明?称恋人为“绿色的月亮”,或许和当时的服饰有关?“我年轻”应该不是年龄,而是指情感的年轻纯净吧。

读诗歌,常想,诗歌离不开比喻,但是如何运用比喻,还是大不相同。许多人都喜欢用一个“像”字,如收入中学教材的著名诗篇《致橡树》,通篇都是“像”,感觉离了“像”构成的比喻,诗歌就一无所有了。我猜想,喜欢运用“像”的诗人,可能没有摆脱逻辑思维的束缚,行文里还是太多的因果联系,因果联系主要还是理性的或理科的思维吧。而艺术思维,应该尽可能淡化逻辑思维而强化联想思维,我感觉,音乐美术,由于其媒质的不同,就很容易体现这种联想式的体现感觉的思维,比较容易摆脱逻辑思维的束缚。而文学难一点,或者说,小说散文,逻辑思维不一定影响作品质量,但诗歌,我感觉,逻辑思维过于强大,诗歌就会缺少美感。海子的这首诗歌,其实比喻很多,但没有一个“像”字,你读的时候,就不会顺着逻辑去思维,而会把画面显示出来,构成美妙的图像,或者称其为美妙的意象。

海子的优秀诗歌,都有这样的特点。

十二、活在珍贵的人间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太阳强烈

水波温柔

一层层白云覆盖着

踩在青草上

感到自己是彻底干净的黑土块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泥土高溅

扑打面颊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

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

要说海子直接表达热爱生命和生活的作品,就是这一首。后期的《幸福的一日》和《春暖花开》都是表面阳光内心挣扎的作品,只要是真正喜爱海子熟悉海子的人,都更多地从中读出痛苦,不是欢乐。这一首不同,这一首就是海子对生命和生活的礼赞,一个内心极其纯净之人对生活生命的热爱和礼赞,充溢着克制不住的内心的欢乐。

这是一个真正赤子的自画像。赤子都来自于农村,城市过于繁华和肮脏,无论是缤纷的五彩,还是垃圾油腻,都会在你的人性中留下永远无法抹去的污迹——你绝无可能成为赤子。而农村不同,那里贫穷,却有着养育万物的纯净的大地。那里没有高楼大厦,没有灯光璀璨,只有强烈的阳光,温柔的水波,还有飘荡的白云,都犹如净化器一般洗涤着你的心灵,让你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美好,什么是真正的纯净,什么才值得真正追求,值得留恋——当然,你必须天性里有诗人的气质,你除了热爱生命,你还要热爱文化,否则,就算你是一个赤子,也只是一个默默无闻老死乡村的赤子。

海子以其惊人的聪慧,早早从乡间走出,但是,一个真正的赤子,乡村的醇厚纯净就是他的血脉,他永远也不会背叛养育他的土地,他永远为自己是一块纯净的黑土而自豪。

我一直相信,一个真正善良的人,诗意的人,热爱植物甚于热爱动物。热爱动物可能成为极其自私极其可鄙的狗粪一类的人物,他们把狗的尊严放置于人的尊严之上。而热爱植物的人,只会礼赞植物生命的美好,或者痛心于人类的不珍惜。同时他们热爱草甚于热爱花,草才是美丽朴实的植物生命的本体。曹雪芹是一个,林黛玉就是仙草转世,薛宝钗庭院里全是草类。海子是一个,海子诗篇里歌咏的主要是野花。我想,能够感受到植物生命的幸福,那一定是极其幸福的感觉,海子曾经就是这样一个幸福的人——当他的初恋情人在他身边。而和相爱的人共同倾听雨水,这是何等幸福的爱情——海子当年的爱情就是如此的幸福。可惜,和爱人一起倾听雨水的幸福的海子,没有留下这样的诗篇。当我们读到海子和爱人一起倾听雨水的诗篇,已经成为海子痛苦的回忆。迫不及待地想和大家分享极其优美而忧伤的爱情诗歌:

《海子小夜曲》

以前的夜里我们静静地坐着

我们双膝如木

我们支起了耳朵

我们听得见平原上的水和诗歌

这是我们自己的平原,夜晚和诗歌

如今只剩下我一个

只有我一个双膝如木

只有我一个支起了耳朵

只有我一个听得见平原上的水

诗歌中的水

在这个下雨的夜晚

如今只剩下我一个

为你写着诗歌

这是我们共同的平原和水

这是我们共同的夜晚和诗歌

是谁这么说过 海子

要走了 要到处看看

我们曾在这儿坐过

感想以后再谈,大家不妨把其中的忧伤去掉,想象一下当时的海子,是如何和恋人一起,体验着雨水一般幸福的爱情。或许对理解《活在珍贵的人间》有很多帮助。

这样一个纯净的赤子,这样一个幸福的赤子,这样悲伤的结局——想起海子,阅读海子,常常忍不住热泪盈眶。

十三、我请求:雨

我请求熄灭

生铁的光爱人的光和阳光

我请求下雨

我请求

在夜里死去

我请求在早上

你碰见

埋我的人

岁月的尘埃无边

秋天

我请求

下一场雨

洗清我的骨头

我的眼睛合上

我请求

雨是一生过错

雨是悲欢离合

十四、历史

我们的嘴唇第一次拥有

蓝色的水

盛满陶罐

还有十几只南方的星辰

火种 最初忧伤的别离

岁月呵

你是穿黑色衣服的人

在野地里发现第一枝植物

脚插进土地

再也拔不出

那些寂寞的花朵

是春天遗失的嘴唇

岁月呵,岁月

公元前我们太小

公元后我们太老

没有人见到那一次真正美丽的微笑

但我还是举手敲门

带来的象形文字

撒落一地

岁月呵,岁月

到家了

我缓缓摘下帽子

靠着爱我的人

合上眼睛

一座古老的铜像坐在墙壁中间

青铜浸透了泪水

岁月呵

当我的爱人遗弃了我,世界犹如生铁一般的冰冷,我再也不相信爱情,再也不相信光明,我只盼望此时此刻,世界和我一同毁灭。

盼望天地下一场大雨,犹如我无法遏制奔流而下的泪水,洗刷内心那不尽的哀伤。世界是无穷无尽的绵绵细雨,悲哀绝望都笼罩在萧索的秋雨里。

我内心渴望着,你还对我留存哪怕一丝一豪的怜悯。当你看到我为你枯槁而死的躯体,你会不会为我流下同情的泪水,哪怕一滴?

那无穷无尽充满哀伤的岁月,犹如无穷无尽弥散于天地的尘埃,永留心间。哪怕秋雨洗尽我的白骨森森,又岂能洗尽我内心的哀伤?!

我的哀伤犹如秋雨,没有修饰,质朴直接,渗透天地和灵魂。我不忍心看这悲惨的世界,我的眼睛合上,你的身影仍在,让我泪泉汹涌。我的绝望,将伴随我的一生。爱上你,是我一生的过错。我一生的悲欢离合,都在你离弃我的刹那,成为永恒!

肖邦的《离别》,那惆怅哀伤的乐曲在秋雨中回旋,在我心头回旋,仿佛你挥之不去的身影。

每当我阅读你,感受你的绝望,海子,我都无法忍住我的泪水。我更想知道,引起你无穷无尽哀伤的她,是否读过这首诗歌,面对这首诗歌,她是否想起,是否怜悯,当初你虽生犹死的哀伤,虽生犹死的灵魂和身躯,会不会为你流下秋雨般的泪水?!

她会不会只是冷冷撇下一句:痛者自痛,与我何干?

哪怕如此,我绝不吝惜为你流下秋雨般的泪水。在这尘埃遮天蔽日的岁月里,内心的哀伤,是唯一值得留恋的清新。

十四、

和诗评家不同,海子诗歌中最打动我的,不是《亚洲铜》,而是《历史》。一个人时默诵诗歌,海子的诗里,能背出的,也是这首。

一直不知道它为什么吸引我,也没有看到一篇解析的文字,如同一个美丽的谜没有谜底,每个人所能奉献的,也许只是自己的阅读经验。

在海子身上,有着强烈的文化冲突、民族悲情和心灵孤独。苇岸曾说,海子最恨中国文人的气质,说他们把一切都变成了趣味,独独缺少与天地共荣辱的灵魂。

最初读这首诗,是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的,公元元年,耶稣诞生的日子,西方宗教中全人类的救世主。面对强势的西方文化,之前我们太小,后来我们太老,不无悲凉。但我还是举手敲门,带来的象形文字,撒落一地。为什么撒落?因为撞击,悲情、努力、抗争,都在言外。

到家了,回归到爱中,不再漂泊。墙壁中间的铜像,是整个民族,是作者,也是每一个人,浸透了辛酸的泪水,这就是我们的历史。帽子,在他的意象中是漂泊,我戴着水浪的帽子,我戴着漂泊的屋顶。

历史的开端则是穿黑色*衣服的人发现第一枝植物,黑色*衣服,黑暗,黑夜,原始的蒙昧状态,也意味着孕育和开端,发现第一枝植物,进入农耕社会,脚就此插入土地,再也拔不出,一个民族的历史命运。花朵,意味着女人,艺术,诗歌,爱,是嘴唇,也是歌颂春天的嗓子,但被忽略和遗失了,寂寞的嘴唇渴望亲吻和歌唱。

最难解的是第一段,我们的嘴唇,第一次拥有蓝色*的水,盛满陶罐,还有十几只南方的星辰,火种,最初忧伤的别离。

是否指两种文化的最初相遇呢?嘴唇,是浪漫的,用来亲吻的,也是每个人身体的代指。蓝色*的水,一般概念里的蓝色*海洋,代指西方文明,也可引伸为梦想。陶罐,中国的象征,或者物质文明的开端。南方的星辰,是最初点燃思想火花的启蒙运动者,或者理想的天空指明方向的神祉?点燃火种照亮天空,也照着最初忧伤的别离,是指我们与自己文化的告别吗?

一个令人惊奇的现象是,如果这样解诗,这首诗完全可以从其它领域解通,例如爱情,例如游子的漂泊,例如一个人的成长。从爱情的角度来解,嘴唇拥有,意味着相爱,星辰,是理想的召唤,理想的火种燃起后,发生了最初忧伤的别离。黑色*的蒙昧中发现植物,扎根土地实现理想,遗忘了春天,那寂寞的嘴唇与花朵。当爱觉醒时,发现真正的美丽已经错过,但还是顽强地举手敲门,一任自己的过去洒落。终于,到家了,与爱人相依,合上眼睛安息,而那过去的岁月如悲悯的铜像,浸透了辛酸与泪水……

同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拥有众多的解读。从这个角度来讲,海子与李商隐的诗歌风格不同,但都到达了一种神秘多解的美学境界,也许正因为多解,才会触动不同的通感与联想,才会有回味不尽的神秘之美。就我个人而言,每次读《历史》这首诗,各种纷至沓来的感受会如电流一般,在心中汇成安静的湖泊。重温,是与这些感受约会,与文化、爱情,成长的辛酸与苦痛,还有太多的过去和未来。因为他写出的,不仅仅是一种历史。

常读泰戈尔,也常读海子,前者读后心情会阳光平和,而每次放下海子,却有着说不清的复杂与悲凉,但还是会读,如同不断出发寻找自己,寻找久违的感受,被遗忘的精神血管。

海子死于1989年,一个富有理想色*彩的特殊年份,他的生命结束了,但诗歌长存,精神之光长存。纪念海子,以后会陆续将一些有关海子的东西放在这里,与大家共享,也希望能看到朋友们的心得体会。

十五、祖国或以梦为马

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

和物质的短暂情人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

万人都要将火熄灭 我一人独将此火高高举起

此火为大 开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国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藉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

此火为大 祖国的语言和乱石投筑的梁山城寨

以梦为上的敦煌——那七月也会寒冷的骨骼

如雪白的柴和坚硬的条条白雪 横放在众神之山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投入此火 这三者是囚禁我的灯盏吐出光辉

万人都要从我刀口走过 去建筑祖国的语言

我甘愿一切从头开始

和所以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也愿将牢底坐穿

众神创造物中只有我最易朽

带着不可抗拒的死亡的速度

只有粮食是我珍爱 我将她紧紧抱住

抱住她在故乡生儿育女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也愿将自己埋葬在四周高高的山上

守望平静的家园

面对大河我无限惭愧

我年华虚度 空有一身疲倦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岁月易逝 一滴不剩 水滴中有一匹马儿一命归天

千年后如若我再生于祖国的河岸

千年后我再次拥有中国的稻田

和周天子的雪山 天马踢踏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选择永恒的事业

我的事业 就是要成为太阳的一生

他从古至今——”日”——他无比辉煌无比光明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最后我被黄昏的众神抬入不朽的太阳

太阳是我的名字

太阳是我的一生

太阳的山顶埋葬 诗歌的尸体——千年王国和我

骑着五千年凤凰和名字叫”马”的龙——我必将失败

但诗歌本身以太阳必将胜利

要了解海子的思想,这一首诗绝不可遗漏,或者说,这首诗几乎囊括了海子诗歌中所有重要的思想。尽管在艺术上,并不是最优秀的作品。

我想,就算不对这首诗歌作分析,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诗人在诗歌中放射出的太阳般的光芒和热情,它所包含的强烈诗歌精神,即使最丰富的中国语言,都无法容纳。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海子在他的所有诗歌中多次表达的思想。

一、首先,对光明的执著追求。

曾经有人责备海子一代的诗人,说他们不关注现实。那是对诗人的误读,也是对诗的误读。诗人对现实的关注,不是从细枝末节入手,而是从本质入手。就好比一个哲学家在研究哲学问题,自然不会从个人入手,而要从整个人类来思考问题。海子,生活在物欲正在高涨,正在淹没一切的时代,人文精神正逐渐沦丧,蝇营狗苟,同流合污正逐渐成为人们的精神常态,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海子坚持诗歌精神,坚持对精神理想的追求,坚持对光明的追求,就是对现实的一种批判,一种否定。难道这没有现实意义?

在海子的诗歌中,对光明的追求,是最为突出耀眼的主题。光明,在海子的诗歌中,具化为太阳,太阳成为海子诗歌中光明的象征物,成为海子咏唱的主要意象。海子写过十首长诗,其中七首以《太阳 七部书》命名(虽然那是骆一禾命名,毕竟是因为那作品和太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海子的长诗很复杂,且不探讨。但是在海子的抒情诗中,已经可以反复看到孩子对太阳的咏唱,对光明的追求。海子对光明的渴求,决不是年轻人的冲动,也不是为了堆砌诗歌的需要,而是出自内心深处的渴望,持久而强烈的渴望,“我的事业 就是要成为太阳的一生”。海子一直自视为太阳之子,和太阳合而为一的愿望,可以说是一种疯狂,但确实是海子追求光明的最好写照。

对光明的强烈渴求,总是和对现实的失望相伴随。我们这个时代,从物质上来说,也许可以看作是突飞猛进的时代,是个充满成功的时代,但对渴望精神,渴望心灵的诗人,无疑是沙漠时代。“黑夜从大地上升起/遮住了光明的天空/丰收之后荒凉的大地/黑夜从你内部上升。”(选自《黑夜的献诗》)极为深刻而生动地揭示了作者对这种现实的认识。当然,海子的贫困,肯定在心中留下了阴影,一个优秀的诗人,只能在贫困中挣扎,正是文化沙漠时代的特征之一。从小在贫瘠的土地上长大,饱受饥寒交迫的海子,——父母总是腌上几缸白菜,那是家里的美味佳肴,海子考大学的时候,父母每天给他专做一些,弟妹们总是羡慕的望着哥哥吃这些腌白菜,父母就会自豪地说,好好读书,等你们考大学的时候,也给你们吃腌白菜。(《海子传》)“一滴无名的泪水/在乡村长大的泪水/飞在乡村的黑夜”《一滴水中的黑夜》,这种奇特而悲凉的感受,生长在城市中的人很难体会——海子不可能忘了贫困岁月留下的深刻印象,不可能不知道金钱的可贵,但追求物质,在本质上和诗人的精神相悖,物质对海子而言,至多只是个“短暂情人”,但这个短暂情人,几乎从来没有来到过海子身边,海子短暂的一生,饱受贫困折磨,虽然大学毕业以后,在大学任教,有一份固定工资,但他的收入,都用来买书和接济家里,稍有积蓄,也都在“远方”的游历中消耗。到了月底,海子往往要借钱度日。对这样的贫困生活,海子自然有很多感受,但孩子感受更深的,不是自己,而是无数生活在农村的父老乡亲,毕竟,海子清楚地知道,他现在的生活,比起家乡的人来,已经是天差地别。乡村的贫困,和城市的富裕,在中国,是个不可思议的现象,也是最为不公正的现实。“村庄”在海子的诗歌中,是个充满忧伤的意象,“看到卵石滚满了家乡的河滩/黄昏长存弧形的天空/让大地上布满哀伤的村庄”(《五月的麦地》)

当然,物质的匮乏,决不是海子痛苦的根源,也不是海子感觉世界黑暗的主要原因,海子的主要痛苦,来自于世俗世界对诗歌的不理解,对诗人的不理解。 孤独的海子,在黑暗的世界里摸索着前行,全凭着对光明的一种强烈执著。已被世界接受并认可,推崇为世界最伟大的艺术家,凡高,被海子称为“我的瘦哥哥”。精神上,两人有着极为相通之处,——两人的不同之处,是海子还没有被认为是伟大的艺术家,但我相信,海子是比梵高更伟大的艺术家——都对以太阳为主要象征物的光明有着极为强烈的追求渴望,凡高主要以向日葵为寄托物,但凡高也画过不少的麦地,而海子则主要以麦地为寄托物。“麦地/别人看见你/觉得你温暖美丽/我则站在你痛苦责问的中心/被你灼伤/我站在太阳 痛苦的忙上。”海子从麦地找到了最恰当最能表现内心热情和痛苦的寄托物。来自农村的海子,对麦地本就有着天然的亲近,而成为诗人的海子,那强烈的色彩,那尖锐的麦芒,更让诗人感受到光明给人的灼伤。“太阳的光明像洪水一样漫上两岸的平原/抽出剑刃般光芒的麦子”(《黎明》之三)在不少诗歌之中,海子都表达了相近的感受。

海子在现实中的痛苦,因为有了对光明的渴望,而得以缓解。 “在黑暗的尽头/太阳,扶着我站起来/我的身体像一个亲爱的祖国,血液流遍/我是一个完全幸福的人/我再也不会否认/我是一个完全的人我是一个无比幸福的人/我全身的黑暗因太阳升起而解除”海子相信自己就是太阳之子,终将和太阳合二为一,“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最后我被黄昏的众神抬入不朽的太阳/太阳是我的名字/太阳是我的一生” “黎明捧着我/光明的孪生之子” (《黎明》之三)这种在世人眼里简直近于疯狂的思想,却是海子思想中的核心,是海子对光明的执著追求达到极点的表现。

孩子对光明的近于疯狂的追求,使海子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感觉。一是睥睨天下的豪气,二是近于绝望的孤独。“你们听着/让我告诉你们/你是腐败的山河/我是大火熊熊的赤道/你是人类女儿的伴侣/我是她们死亡的见证/你是惆怅的故乡 温情的故乡/你是爱情 你是人民/你是人类部落的三颗星辰/我只是、只是太阳/只是太阳。你们或者长成我/或者隶属于我。”(长诗《太阳》)但同时,海子感叹道,“我孤独一人/没有先行者没有后来人/在这空无一人的太阳上/我忍受着烈火/也忍受着灰烬” (长诗《太阳》)在这首长诗中,作者反复吟唱“我走到了人类的尽头”,但这并不意味着海子就不爱人类,缺少爱就缺少一切。“我走到了人类的尽头/也有人类的气味/我还爱着。在人类尽头的悬崖上那第一句话是:/一切都源于爱情/一见这美好的诗句/我的潮湿的火焰涌出了我的眼眶” (长诗《太阳》)。

诗人决不缺少爱,爱永远是光明之源,对光明的强烈的渴望,诗人之爱就更为炙热,也更为宽广博大,犹如一颗燃烧的星辰,正如我们感受到的太阳之爱,因为我们离他的遥远,我们才感受到太阳之爱的温暖,如果距离过近,那就是一种毁灭。诗人就是因为距离太阳太近,自身也成为一颗燃烧的星辰,必然难以持久。对诗人的自杀,感觉可惜的人多,责备的人也不少,可是,如果我们体验到海子星辰般燃烧的内心,我们应该能够理解海子最终的爆炸似的结局。

海子,伟大的光明之子!因为有了你,光明的火种得以传承!你不会“白白的燃烧”!(《献诗》)

十六、房屋

你在早上

碰落的第一滴露水

肯定和你的爱人有关

你在中午饮马

在一枝青丫下稍立片刻

也和她有关

你在暮色*中

坐在屋子里 不动

还是与她有关

你不要不承认

巨日消隐,泥沙相合,狂风奔起

那雨天雨地哭得有情有意

而爱情房屋温情地坐着

遮蔽母亲也遮蔽儿子

遮蔽你也遮蔽我

接触海子的第一首诗,是《房屋》,象磁石一样吸引了我,亲切熟悉,迷惘温情,但又耳目一新,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在画着自己的感觉和生活。

记得海子将很多诗寄给一位老诗人,得到公开的严厉批评:这个海子倒是很勤奋,写了不少,可惜基本看不懂!老诗人是真诚的,也许,海子的诗是写给年轻一代,甚至更年轻的一代又一代。而当他写着别人看不懂的诗时,又是多么孤独的一种燃烧。

也许正回为如此,能从中闻出岁月的花香,默默开放,淡淡孤独。这首诗中的爱人与爱情,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为象征意义上广义的爱,爱是生命的源泉和意义所在,是灵魂栖息的房屋,永远的家,温暖和遮蔽着每一个人。

最令我心折的,是他采来的意象:早上碰落的第一滴露水,中午青丫下饮马静立,暮色*中坐在屋里不动,3个时段都是休息的时间,万簌俱寂,一个人的行走与沉思,而每个字所引发的联想都意味深长。按照现代诗学的观点,每个意象背后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露水,属于童年,属于清晨,属于乡野;饮马属于水边,属于乡村,属于传说和武侠;青丫则意味着春天,属于水墨画,属于疏朗的天空和少女;暮色*,雾霭苍茫,心灵沉静、意味着回归与放松,;独坐屋中则安全而深沉,与万物溶为一体。短短几个字的组合,太多往昔岁月的美丽涌上心头。

很静,仿佛能听到风声,这时一个温和的声音出现了,你不要不承认。一段只有这6个字,仿佛作者自言自语,又仿佛在对你讲话。心灵在回味,在反思,在坚持。没有说教,没有表白,依然是淡淡的,温和的,如画外音,将思绪拉了回来。

接下的象征意义是多解的,巨日消隐泥沙相合狂风奔起,那雨天雨地哭得有情有意,可以联想为政治与社会的某些现象,也可以比喻为每个人的个人境遇,知道海子生平与写作风格的,也可以特指他的死亡或不幸。最妙的,是这句雨天雨地哭得有情有意,读来简单,写来不易,口语,形象,可拟人可戏剧,如泣如诉,仿佛能看到情景听到雨声,但哀而不伤,温情善良,加上意义多解,别有一番滋味。

所有的幸与不幸,美丽与痛苦,都指向下面这两句:而爱情的房屋温情地坐着,遮蔽母亲也遮蔽儿子。是的,所有的岁月,所有的风雨,所有的情意,都走向这一个归宿:爱的房屋,遮蔽母亲也遮蔽儿子,是生命的来处,也是去处。

最后一段无限扩伸,意味深长:遮蔽你也遮蔽我。爱,是每一个人的房屋。

这就是《房屋》,接触的第一首海子的诗,很静,很美,很温馨,带着淡淡的暖意与忧伤。一再重读,回味不尽。

十七、在昌平的孤独

孤独是一只鱼筐

是鱼筐中的泉水

放在泉水中

孤独是泉水中睡着的鹿王

梦见的猎鹿人

就是那用鱼筐提水的人

以及其他的孤独

柏木之舟中的两个儿子

和所有女儿,围着诗经桑麻元湘木叶

在爱情中失败

他们是鱼筐中的火苗

沉到水底

拉到岸上还是一只鱼筐

孤独不可言语

孤独寂寞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既是诗人也是海子生前好友的西川说:“对于我们,海子是一个天才,而对于他自己,则他永远是一个孤独的‘王’,一个‘物质的短暂情人’,一个‘乡村知识分子’。”海子的《日记》也毫不回避的透视了这一现象。相对说来,海子更孤独些。当然他的孤独并不是社会疏远了他,而是在他受挫后他有意识的自我封闭自己,把这种寂寞和孤独转移到诗歌创作中去,开辟自己的精神乌托邦,这一点常人是不理解的。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他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这是一个真实的海子。他认为,诗就是把自由和寂寞还给人类的东西。他的另一首《在昌平的孤独》,对孤独的认识也是很别致的:“孤独是一只鱼筐/是鱼筐中的泉水/放在泉水中/孤独是泉水中睡着的鹿王 /梦风的猎鹿人/就是那用鱼筐提水的人/放在泉水中/以及其他的孤独/是柏木之舟中的两个儿子/和所有女儿,围着诗经桑麻沅湘木叶/在爱情中失败/他们是鱼筐中的火苗/沉到水底/拉到岸上还是一只鱼筐/孤独不可言说。

在海子的一生中,死亡轻生的意识始终弥漫着,挥之不去,驱除不得。像《日记》这首诗歌,对自己的孤独心理描绘的很是逼真,轻生的意识倒不是那么强烈。由原来的两手空空到后来觉得美丽,这其实是一个思索的过程,一个把小我融于天地与自然的过程,海子的思想就是这样超脱。名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说“给每一条小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他把幸福留给了他人,而自己忍受的是莫名的不可排除的孤独和寂寞,这就是海子。封闭的自己,平时与人交往不多,现实的压抑,加上几次都与爱情擦肩而过,使得他更像一个孤独的孩子。也正是西藏这“西方最后净土”的感染,才使得海子的回归意识变得如此强烈,摆拖尘事烦扰的时间变的才如此迅速,他的孤独感也才日益芬芳四溢。海子实则是一个孤独的吟唱者,一个内心空灵的诗人,表面上他孤独,但他通过写诗,构建着诗歌大厦,独自品享着寂寞的美丽,他又是一个精神的富足者。

十八、 亚洲铜

亚洲铜,亚洲铜

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将死在这里

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亚洲铜,亚洲铜

爱怀疑和爱飞翔的是鸟,淹没一切的是海水

你的主人却是青草,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

亚洲铜,亚洲铜

看见了吗?那两只白鸽子,它是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

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它吧

亚洲铜,亚洲铜

击鼓之后,我们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叫做月亮

这月亮主要由你构成

1984.10

我们可以猜测,这首沉挚坚实而意象诡异的诗在1984年的诗坛是多么罕见,而它的作者居然是一位年仅20岁的青年。自1989年自杀之后,海子已成为一个传奇,一个为寂寞、忽视、成见和痛苦所伤害的天才诗人的原型形象。而传奇背后的真实是,海子在80年代中后期是中国诗人中难得的有自觉意识的一个。他的语言敏感、幻象能力、诗歌理想以及理论建构在当时是独特的、激进的,在今天也是不可重复的。

总体来说,海子的诗歌理想是“融合中国的行动成就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诗与真理合一的大诗”。在具体写作中,他追求的是诗歌能够直接接触并意识和感觉到实体。《亚洲铜》尽管是一首早期作品,这两种理想却在其中已经完美地融合为一。“亚洲铜”指的也许就是中国广阔的黄土地,但“亚洲”的背后回想着东方文明的悠久历程;“铜”更是鸣响着历史与传说的神圣延续,它是兵器、祭器和乐器,是气势恢宏、悲壮崇高的代名词(所谓黄钟大吕是也)。“铜”奠定了这首诗抒情与述说的基调。作者关怀的是生命、土地和历史,是自然、艺术和诗歌,它们交织成大地上壮美的舞蹈,也使诗篇成为钟鼎轰鸣的颂歌。

在第一节,诗人想到的是生死交替中民族血脉的延续,这生生死死与土地深深交融,以至在诗歌的视野中,做为抒情对象的“亚洲铜”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第二节出现了动态的自然景观,鸟和海水是躁动不安的,鸟“爱怀疑和爱飞翔”,宛若智者;海水则“淹没一切”,似乎莽夫;而诗人以“我也将死在这里”的忠诚和沉静,找到的主人是“青草”和“野花”,它们卑微弱小,却是互相扶持的“手掌”,并养育着大地深处的秘密。自然生命促使诗人转入对诗歌生命的沉思,“河流”作为永恒与新生的意象而出现。那沉江而亡的屈原作为诗人原型也自然出现了,他的“白鞋子”,作为实体化的诗歌历险成为诗作者必须接受的遗产。海子用“白鸽子”来形容它,也许是借自基督教的意象。那么,它所昭示的就是苦难与神圣使命,以及“道成肉身”(“诗与真理合一”),“穿上它”也就意味着接受这种使命,成为延续民族诗歌传统,创造“大诗”的新诗人。于是,在最后一节,诗人进入了土地博动的节奏之中。“击鼓”和“黑暗中跳舞的心脏”也许更象是非洲而非“亚洲”的事物,但在这首诗中,它以强烈的动感使土地(真理)与生命(诗)合一,而升起的月亮则成就了诗歌的完满和美。

十九、四姐妹

荒凉的山冈上站着四姐妹

所有的风只向她们吹

所有的日子都为她们破碎

空气中的一棵麦子

高举到我的头顶

我身在这荒凉的山冈

怀念我空空的房间,落满灰尘

我爱过的这糊涂的四姐妹啊

光芒四射的四姐妹

夜里我头枕卷册和神州

想起蓝色*远方的四姐妹

我爱过的这糊涂的四姐妹啊

像爱着我亲手写下的四首诗

我的美丽的结伴而行的四姐妹

比命运女神还要多出一个

赶着美丽苍白的奶牛 走向月亮形的山峰

到了二月,你是从哪里来的

天上滚过春天的雷,你是从哪里来的

不和陌生人一起来

不和运货马车一起来

不和鸟群一起来

四姐妹抱着这一棵

一棵空气中的麦子

抱着昨天的大雪,今天的雨水

明日的粮食与灰烬

这是绝望的麦子

请告诉四姐妹:这是绝望的麦子

永远是这样

风后面是风

天空上面是天空

道路前面还是道路

1989.2

这是海子在自杀前一月写的一首完美而纯粹的抒情诗,当然,也饱含绝望,是诗人对生活和爱情的双重绝望。

据说海子确实曾爱过四个女子,于是她们就“结伴而行”,走入了这首诗中。她们是美的象征,“光芒四射”;是希望的象征,是诗人夜晚梦中的“蓝色*远方”,恍似诺瓦利斯笔下可望而不可及的蓝色*花;因而她们更是绝望的象征,站在“荒凉的山冈上”,居然“比命运女神还要多出一个”,糊涂、苍白,抱着“绝望的麦子”。对诗人而言,她们是中心,“所有的风只向她们吹/所有的日子都为她们破碎”;他因她们而同样置身山冈,怀念着“落满灰尘”的空空房间;他追忆着她们的踪迹,但无迹可寻:“不和陌生人一起来/不和运货马车一起来 /不和鸟群一起来”。诗人看到了生命之中的死灭:“昨天的大雪,今天的雨水/明日的粮食与灰烬”;也感到了空旷的威胁:“风后面是风/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面还是道路”。这种死灭和空旷是激*情与命运的必然,所以诗人称其为“糊涂”。

诗歌一开始的意境很开阔,有山冈,有风,还有心灵沉痛的感受。随后出现的是一棵麦子,它孤悬在空气之中,“高举到我的头顶”,成为诗歌视点的中心。麦子是海子在诗歌中最爱使用的意象之一,它是粮食的象征,也宛若诗人的宿命。在秋天的丰收中,金黄的麦浪展现了惊人之美;但它随即又被碾碎,只能以死来养育生。诗的第三节激*情迸发。“头枕卷册和神州”是海子“大诗”的诗歌理想,它与爱情的记忆自然融合,使爱人成为诗歌(而不仅仅是进入诗歌):“我亲手写下的四首诗”。在第四节,二月是实写,也是春天回归,记忆再生的象征,沉封的爱情也因绝望的催生下而在神话般的景观中真实地复活了:“四姐妹抱着这一棵/一棵空气中的麦子”。爱与诗歌合一,幻象和悲痛共生,死亡共永恒同在,难怪西川会夸张地慨叹:“被海子爱过的女子们有福了!”

二十、夜色

在夜色中,我有三次受难:流浪、爱情、生存。

我有三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阳。

这是海子一首很简短的诗,却充满了深刻的含义,正是诗人一生的写照。他说“在夜色*中”,当然可以想象是诗人面对夜色*写下这首诗,即为题名,但我认为把它理解为诗人坎坷而又充满激*情的一生更为恰当,因为接下来他吟咏:我有三次受难。这三次的受难显然不是针对一个具体的夜色*,而是一个抽象的人生,诗人的一生便如茫茫之夜色*。海子又说到他的受难,是的,诗人一生悲苦,生活农村,大学毕业后仍难以解决生计问题,生存确实是一次受难,作为一个优秀的诗人在圈子里不被理解、遭排挤更加重这一受难的分量。于是他选择流浪,在流浪中扩展自己的经历,完成自己的诗歌梦想,他成为了一个流浪诗人,可他那微薄的收入除去给家里寄钱、油印诗集的费用、买书的消耗,因此所剩不多。流浪成为一种受难,而流浪途中的颠簸、辛酸更是不可名状啊!海子一生中有四个女友,但每一次的爱情对他来说都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尤其是第一个女友,更是占据了他生命了广阔空间,爱情的的失败是海子的一次受难,更是导致其自杀的一个重要原因。再接下来,诗人说到幸福,无疑对一个把诗歌看得比自己更重要的人来说,诗是一种幸福,而在诗歌的王国中,他是自己的王,用自己的全部诗与血去构建自己的王位,并且他相信的诗的价值和意义,相信这座王位对他而言,当之无愧。这都好理解。可是太阳又怎么理解呢?太阳是一种幸福又如何解释呢?也许如梵高一样,海子是那种对太阳、对粗糙而又热烈的太阳深深吸附的那种人,而他最欣赏的也便是他的太阳创作系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太阳是诗人投入太阳般的热情燃烧式的激*情把自己献给诗歌和太阳的过程,而海子最终的目的也便是进入太阳,成为太阳的一生。

You may also like...